南投縣鹿谷儲蓄互助社

     儲蓄互助社讓你財務自由

社員紀念品於每年5月底前領取,敬老禮品於2月底前領取,逾期視同放棄。有加社員團保、防癌保險者請繳納保費~確認續保,未繳納者依社員大會決議由股金扣除保費。股金不足以繳保費,則無法續保。將失去個人權益。



  網站參訪人數 : 44437

  本社簡介

籌備及創社
1.創社動機及經過、創社推手
(1)50年代的鹿谷仍是被貧窮驅使著,繳不起註冊費的家庭很多,且告貸無門,便私下向謝省躬神父求助或借貸,其中有教友,也有非教友,神父決不讓他們失望而歸。也有些重病住院的急難人家,休說拿不出保證金,連叫計程車的錢也一文不名,當走投無路時便向謝神父求助了,神父便叫他們送到虎尾若瑟醫院,大家初以為醫院是天主教設立的,神父推薦進來可以半價或者免費吧?殊不知一毛也難減免,所有費用都是神父去清付,若無現金就從他的生活費中扣繳,因此他經常弄到買新樂園香煙都無著的境況。
(2)還有一些乞丐也找上仁慈的神父,有時是給錢,有些年老體弱的,錢之外另給一、二條麵包或一罐奶粉,窮苦的人在他眼中就如耶穌說的:「他是我的兄弟啊!
(3)他為了根本解除這些貧苦的壓迫,他認為有效的幫助就是要讓大家自力更生脫離貧窮,於是他出錢出力同時在鹿谷、秀峰兩地推動成立儲蓄互助社,教人節儉儲蓄,自助互助之方,建立人性尊嚴發揮善良人性,不但可以致富,且能提升社區良性的文化,開始眾人皆不以為然認為現花都不夠,何來餘錢儲蓄?且每月些微積存何時始能運用?但經神父苦口婆心,教育再教育,大家勉強配合試辦,於今鹿谷社已有社員兩千九百餘人,股金四億二千餘萬元。對鹿谷鄉民的生活大為改善,現今人民不祇懂得理性來貸款以增加生產或改善生活;更懂得計劃生涯的道理,及如何處理、統籌固定的收入,這種理財知識的增長和科學觀念的建立就是現代化國家必須培養的國民素質,現在無人再厚顏伸手向神父求借或乞討了,只要申請即可大方而有尊嚴地借到錢,對互助社在鹿谷成功的推行,謝神父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而他對此也頗感安慰,他說:「鹿谷人是有能力發展自我改造環境的」。
 
(一)草創階段
 民國54年由鹿谷天主堂謝省躬神父發起,並全力協助籌組,於民國55年元月9日正式成立鹿谷儲蓄互助社。當時社員93人,股金有49,364.50元,社員全部是教友。
 
(二)轉型階段
 民國58年開始接納非教友之社員,正式由教會邁入社區,如今已屬社區型儲蓄互助社。
 
(三)發展階段
民國78年購得現址辦公室,於同年9月23日施工興建本社辦公大樓,至民國80年元月竣工,同年2月17日落成啟用。
民國83年實施電腦化作業。
民國86年5月6日立法院通過儲蓄互助社法,同年5月21日總統公佈施行,民國87年3月21日向南投縣政府申請備案登記,取得法人地位,民國88年7月22日取得備案登記證書,本社定名為:南投縣鹿谷儲蓄互助社。

2.沿革
 
說          明          欄
社名
鹿谷儲蓄互助社
  55年元月~87年3月
南投縣鹿谷儲蓄互助社
  87年3月~至今
社址
◎教堂(55年~57年)
【無償借用】
◎張達辭先生家(58年~61年)
【無償借用】
◎劉秀幸司庫家(62年~67年)
【無償借用】
◎邱經理家 (67年~80年)
【無償借用】
◎自建(80年~至今)
成社日
55年1月9日
共同
關係
創社共同關係:天主教友
現今共同關係:設籍鹿谷鄉的鄉民
重要
人物
推動發展的重要人物
創辦人:謝省躬神父
基本資料Rev.Robert Russell SprinkleM.M.聖名羅勃特,美國俄亥俄州人,1906912生於熱心教友家庭,父母育有四男一女,1926年加入天主教美國外方傳教會(瑪利諾會),1935年晉鐸,隨即奉派到大陸廣西省梧州縣學習廣東話,1952年來台灣,首先到彰化市學台語,他對攝影十分有興趣,在鹿谷傳教47年中,為鄉民留下懷舊的照片及珍貴的鹿谷鄉發展史料。         
重要貢獻:神父一生生活清淡,所有積蓄均投入並協助鹿谷鄉的各項興建工程,1966年為鹿谷鄉民創辦鹿谷、秀峰兩所儲蓄互助社。待人和藹、謙遜友善,提供互助社場地、辦公用品,指派義務幹部參加講習。在鹿谷鄉長達47年的時間中,勞苦功高無人能比,就因為他這樣偉大,所有鹿谷鄉男女老幼,皆稱他為『老聖人』實不為過。
●(1)幹部:張達辭先生 民國18年生 (2) 蘇添丁先生 民國11年生(3) 陳寅園先生 民國19年生(4) 張務學先生 民國 6年生重要貢獻:招募社員、犧牲奉獻;為了社務,不遺餘力。 
●幹部:黃得勢校長 基本資料:民國21年生,重要貢獻:建立互助社正規制度
3.共同關係發展

 55年~58--宗教團體58年後~推展至社區

 本社特色1.劃定幹部責任區,以利社務之推展。

           2.透過社團舉辦各項活動與社區結合,宣揚

             互助合作理念開發在社員。

突破瓶頸期由教堂剛邁入社區時,一般人觀念皆認為互助社與宗教仍有關係,而對宗教排斥者,即劃清界線不肯接近互助社,後來透過在教育團體服務的理監事,吸收社區民眾。

   協    會
     共同購買

 

 

 

     
   請用1024*768解析度、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